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零外交与剩余价值,中国大陆可以收回多少红利?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零外交与剩余价值,中国大陆可以收回多少红利?

  据说马拉维本月12日就要与台湾"断交",进而与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了。其实,近些年自阿扁上台,从塞内加尔开始,台湾"邦交国",由原先的30个,已经减至今日的24个。期间,台湾当局虽有挽回,只是回天乏数,其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可怕的不是已失去的"邦交国",可怕的是其"邦交国"中不乏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与建交意向的。更可怕的是,中国为了度过08高危年,可能会为使用其对台政策的一张重牌,"买"回所有,至少是大部分台湾邦交国。以期制造"台湾无外交"的即定事实。如此一来,"台独"势力果真敢于踩上那最后一根红线,只会显得十分无用功与难堪。
 
  这样一来,对于不希望看到"台湾宣布独立",而被动选择统一的中国的来说。未曾不是件好事,即无法理依据,又无国际认可。这样的独立,就跟陈水扁说他全家要脱离"台湾当局",在自己家建国有什么两样。
 
  无论其后任是民进党或是国民党,无论其后任接受"独立"与否,性质都是一样的。无外交的政权,必然不属于主权国家之列。
 
  偷换概念成功,台湾独立失败。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保持这种台湾"零外交"的局面,岛内无论其闹到何其程度,性质已难以改变。
 
  即使因此失去了08年中美军事实力的最接近的这个机遇,我们也不用害怕。因为,这种最接近只是暂时的。如果美国需要,随时可以用其它战略宽正面抽调军事实力或是在国内进行动员。"台独"一旦闻到这种外援即到的信息,焉有不死战之理?
 
  真正的接近,只靠经济实力提升上去的,并附之以谋略的色彩,才可以达到真正的御敌与千里之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左右才可能完成,2020之前轻言战争,笔者不认为是件好事情。特别值得说道的是,笔者认为台湾当局偏居东南一偶,以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而不是主权国家的色彩存在。同样存在着极大的"剩余价值",这种"剩余价值"表现在,一旦解放完成,统一中国。我们的战略如有有一定的连贯性,利用台湾问题的解决,或是夺取西太平洋的制权,或是削弱美国的霸权,等等。皆属利好成分,与国之将来受益匪浅也。如果没有那种硬实力的积蓄,笔者以为将毫无连贯性可言。只能抵御美日等国干涉,而无大的反击与进攻,只有守成的能力,而无进取的可能。
 
  这样导致的结果,可能与日本在上世纪初面临的一样。虽然名列一战战胜国其中,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中还是被削弱了海军实力,凡尔塞会议限制了其势力范围,直到1932年退出国联的十多年时间。日本在国际上,只获得在中国的一些利益与德国在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如果凡-华会议前,日本实力再强些。在东南亚和中国多获取一些势力范围,在海军吨位上再提高一个档次,历史必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战略本身就是即宽而广,又互相联系的,利用一点发起突破,引起连贯的效应,达到目前最优的利益,为今后国家发展奠定新的安全与发展空间。台湾正是这一突破点,如若急于求成,当下解决台湾问题,即使告以顺利解决,也可能至少在一条线上面临更多的压力,为其他谋求崛起与复兴的对手铺路。不如退而求其"次",继续隐忍若干年,积累更雄厚的实力,待我们的对手与敌人们,因为热点问题消耗更多实力。以逸待劳,连环突破。岂不是更好?
 
  正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就有必要处理好"台湾独立"踩红线的问题,只有处理得当这个问题。才可以无顾虑的行使,假使因"台湾独立"而乱了即定的布局,重走日本那条又窄又暗的小道,难道不会有人觉得可惜吗?
 
  制造台湾"零外交",还需注意的一个重点是严防其外交战可能产生的效果。笔者看,中国在2007年举办的非洲发展银行会议就相当有意义,以自身政治影响与财力优势,换取的不仅是非洲的资源和人心。对于,绑牢那些与台湾有"建交"迷梦的非洲国家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既然有非洲发展银行,笔者同样以为,作为台湾"邦交国"最盛的拉美,中国何不借题发挥,建立个拉美发展银行,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作为一个长久以来不忘重新崛起的古老大国,我们的人民渴望着崛起的自豪感,我们的国家渴望崛起的地位感。正常的国人,你们哪个没有做过崛起的梦!?
 
  话又说回,中国的崛起又是何其的艰难。自晚清开始,没有哪个领导人未曾做过努力,至少那种努力被唤成挣扎。每每结果又是那么的雷同,偶尔一次的良机又因为历史的积污的疾病而错失。
 
  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忍受了难以计数的歧视,为的就是二个字--崛起。我们惊喜的发现,今天的我们比过去的任何时候,离崛起都近。这不是虚幻,这是结果。而最终的结果,或许只是再忍受几年同样的感觉,却会有不同样的结果出现。
 
  涉过三千道水,问过十万回路。崛起就在不远处,跨错任意一道水,走错任何一回路,或许就是功亏一篑,重新再来。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要切记。
  笔者注:以往对于台湾与崛起的关系,论述的很多了,今天就不多以赘言了。台湾的价值不仅有剩余,这是我今天提出的;也有现状的,这是我过去已提出的。我同时也申明,这不过是我的一种构思,实际未必属实,欢迎有不同见解的网友指点。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5
TOP

话虽如此,但是机会稍纵即逝。当今世界又是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料以后的发展。
希望台湾早日回归。邓说过台湾是一定要收回的,如果需要武力解决,晚打不如早打。
其实也是认为夜长梦多,恐生变故。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