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
客服
打印

[股市纵横] 基金公司规模含金量名单出炉 18家只长个头不长肉

购买/设置 醒目高亮!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4

基金公司规模含金量名单出炉 18家只长个头不长肉

我们以2012年各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公募资产净值规模为基础进行排序,并用全资产规模、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公募基金有效规模等指标来分析其谋生路径的特点(见“表1:2012年基金公司规模排名”)。

其中“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以下简称“资产规模”)”指公募基金产品的净值规模;“全资产规模”指各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资产、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资产的总和;“公募基金有效规模(以下简称“有效规模”)”,适用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定义,指按照各类型基金的管理费标准化为股票型基金管理费的规模(计算方法:使用基金规模乘以基金管理费率除以1.5%,其中联接基金使用剔除投资于ETF的部分规模来计算)。

通过有效规模可以大体推算基金公司的名义管理费收入水平(排除尾随等因素)。

等值组:两极分化

我们将规模排名与有效规模排名一致的基金公司归纳为一组,简称“等值组”。这意味着从行业的高度来看,这一组公司的名义管理费收入与其规模大致匹配。

根据海通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的统计,“等值组”一共涉及18家基金公司,包括华夏、南方、博时、广发、鹏华、汇添富、融通、泰达宏利、信诚、平安大华、天治、财通、纽银梅隆西部、浙商、安信、长安、德邦和国金通用。

这一组容纳了安信、长安、德邦、国金通用等四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由于这四家基金公司在2011年基本没有发行产品,因此暂时没有比较的参照物。

剔除上述四家公司后,可看到“等值组”的成员明显两极分化——除了泰达宏利与信诚的规模排名分别位于第32和第35之外,其余12家基金公司中有7家出自前二十的队列——其中华夏、南方、博时和广发等4家基金公司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十阵营,另外5家的规模排名则几乎可谓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等值组”大部分成员的规模增幅比较平稳,在30%上下波动。只有纽银梅隆西部与财通的规模增幅超过了100%,分别为246%和140%。

这多少彰显了2012年行业角逐的激烈程度。上海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2011年和2012年大量基金公司更换高管,新官上任肯定要做业绩, 这是2012年行业激战的内因,这场激战必将延续到2013年;另外,随着老一代基金高管的退位,在过去十来年中形成的制衡格局被打破,在新的平衡建立起来之前,基金公司只有主动应战。

这导致基金公司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搅和进这场前所未有的战火中来了。

点此感谢支持作者!本贴共获得感谢 X 4
TOP

降值组:只长个子不长肉

第二组被称为“降值组”,表现为规模排名靠前,有效规模排名则落后——可以理解为,这一组公司的规模扩张较快,但单位资产规模给公司带来的管理费收入是下降的。通常来说,是因为被动型产品或固定收益类产品资产规模比重较高。

“降值组”涉及21家基金公司,有易方达、工银瑞信、中银、建信、交银施罗德、招商、国泰、华泰柏瑞、国投瑞银、海富通、长盛、万家、长信、民生加银、新华、宝盈、金鹰、天弘、华富、浦银安盛、方正富邦。

可以看到,现有的8家银行系基金公司中,除了农银汇理,其余7家尽数位于“降值组”。

这一组的突出特点是,在2012年组内大多数公司的规模比2011年有大幅增加,比如民生加银甚至达到308%、华泰柏瑞187%、浦银安盛134%、中银130%,还有建信、新华、金鹰等公司规模增幅也在70%~100%之间。

也有公司的规模不进反退,比如方正富邦、长盛和华富——方正富邦 2012年的规模较2011年缩水26%,长盛则缩水17%,华富勉强与上一年持平。

2012年发行沪深300ETF大获全胜的华泰柏瑞,是规模排名与有效规模排名相差最大的基金公司——其规模2011年的118亿飙升至 2012年的385亿,排名也从2011年的第38位上升到2012年的23位,但2012年的有效规模仅190亿,排名第33位——与规模排名相差10 个位次。2012年中报显示,华泰柏瑞的管理费收入为8500万。

中银与万家的有效规模排名均比规模排名落后8个位次;招商落后6个位次;工银瑞信、华富、浦银安盛则落后4个位次。其余14家公司的有效规模排名比规模排名落后1~3个位次不等。

TOP

升值组:在取舍中坚守

第三组与第二组相反,即规模排名靠后,有效规模排名的位次却较规模排名而有所提升,简称“升值组”。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中,这一组公司的单位资产规模所创造的营收(管理费收入),含金量呈上升趋势。通常来说,是因为主动投资类产品或权益类产品资产规模比重较高。

“升值组”涉及31家基金公司,包括嘉实、大成、华安、银华、富国、上投摩根、诺安、景顺长城、华宝兴业、兴业全球、长城、中邮创业、光大保德信、华商、银河、农银汇理、国海富兰克林、国联安、申万菱信、中海、摩根士丹利、东吴、东方、中欧、汇丰晋信、泰信、信达澳银、益民、诺德、金元惠理、富安达。

在“升值组”中,2012年规模增幅超过50%的只有两家,中欧和银河,增幅分别为64%和53%——这增幅与“等值组”和“降值组”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而且多数在2012年中规模出现负增长的基金公司都在这个组别里,比如华商2012年的资产规模比2011年缩水12%;汇丰晋信缩水16%; 泰信缩水11%;东吴缩水6%;信达澳银缩水2%;金元惠理缩水7%。

表现最强的是兴业全球。近年来,兴业全球被卷入一个又一个“黑天鹅”事件,资产规模只有5个点的增长,但这并不妨碍这家以权益类投资产品见长的公司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数据显示,2012年,兴业全球的有效规模为313亿元,排名第23位,比规模排名提前了5个位次。

另外,国海富兰克林的有效规模排名也比规模排名提前了6个位次,东方基金则提前了4个位次,汇丰晋信提升了2个位次。

然而无论是兴业全球还是其他基金公司都承认,在规模成为市场乃至股东评判基金公司成效之主要指标的背景下,要坚持不为规模所动,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股东给的压力大不大,这是很重要的事情——爹妈给的压力不大,你就能自由成长;爸妈如果希望你成为一个演员、政客,那你不喜欢也得往那方面努力,成长之路就肯定受到限制。”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总监的观点颇代表了业界的心态。

汇丰晋信总经理王栋表示,对小公司来说,给投资者挣钱和给公司挣钱,短期内很难两全,但公司若要做百年老店,一定要有所取舍,要坚持“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做事情”。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