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美法舰载机对抗演习:阵风优势战果击败大黄蜂

gsjdgh 2007-11-8 16:18

美法舰载机对抗演习:阵风优势战果击败大黄蜂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29F3DT20071107080429.jpg[/IMG];
法国达索公司阵风战机正视特写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29F26DT20071107080657.jpg[/IMG];
美国海军F-18C舰载机编队飞越航母


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法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新装备的“阵风”,更是当今舰载战斗机中的翘楚

。本文逼真再现了法国“阵风”和美国F一18C/D“大黄蜂”舰载战斗机之间一次争夺空中优势的演习,描绘了当

今顶尖战斗机飞行员,如何充分发挥战机性能,笑傲长空。

  “空战”之前“阵风”舰载机精心准备

  2007年5月1813辽阔的阿拉伯海面,在“夏尔·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第12飞行中队的作战室里,皮埃尔·布

雷·拉加代克海军上尉(以下简称布雷)挂断了电话。为了安排这次海上空战演习,布雷刚刚与“对手”——美海军

F—18战斗机飞行员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因为对手清楚地知道,“阵风”的性能相当出色,所以他们强制性地规

定了苛刻的演习条件。不但雷达要识别目标,法国飞行员还要目视辨认对手后才能“发射”导弹。

  接下来,布雷立刻前往航母的“航空任务计划处”,那里的计算机系统能告诉他这次演习的信息:飞行编号、

弹射和着舰时间、指挥指令、区域气象,飞行员须知、通读战机的可用性等情况。同时,布雷还可以查阅演习区域

的舰队行动、各舰的位置和无线电工作频率等信息。最后,为了打败美国佬,布雷找来了他的搭档——绰号“狮子

”的僚机飞行员。

  两人在办公室里讨论了45分钟,最后明确了这次演习任务中的所有细节:第一,非战斗部分。包括“阵风”起

飞、到达作战区域上空、返回航母和着舰的注意事项以及空域的气象情况;第二。准备部分。明确任务内容,确定

目标性质并定位,如何进行联络和召唤,飞行路线;第三,战术部分。首先确定战斗机所使用的战术动作,双机的

间距及目标分配,确定何时、使用何种武器按照2架战斗机在先,1架空中预警机在后的编组进行战斗,后者负责空

中管制和防止发生意外;第四,安全部分。包括一旦战机发生故障如何操作安排应急着陆场。

  “阵风”呼啸海天迎战“敌机”

  该是登机的时候了,两名法航飞行员身着作战服,头戴飞行帽,到达位于舰岛下的机库开始检查心爱的“阵风

”舰载机。布雷从梯子爬进座舱,把任务数据录像带(nSOM)插入位于弹射座椅后面的录像带仓里。地勤人员帮助他

捆好安全带,而布雷自己则要接通氧气面罩,测试电台和抗荷服。

  一切就绪,布雷启动舰载机电子系统开始检查“系统状态”。通过前面的触摸显示屏,可以了解战机所有系统

(包括
发动机. 液压系统、电力系统、导航系统和火控系统)的状态。此项工作大约需要几分钟。在此期间布雷通过航母

的定位系统给战机的惯性平台定位,关上座舱盖,开启辅助动力装置和空调系统,享受空调系统给他带来的片刻凉

爽。机库外海风劲吹,“阵风”被缓慢地推上了舷侧升降机,升力达25吨的升降机几乎瞬间就将战机举上了飞行甲

板,空旷的飞行甲板上蔚蓝色的大海一目了然, “岛”形舰桥上的警戒雷达天线飞速旋转着,充满了战斗气氛。

“阵风”被牵引到了起飞线,起飞指挥官用信号提示他启动发动机。布雷连忙把“发动机”画面显示在主显示屏上

,启动两部M88—2“湍达”涡扇发动机。1分钟之内,M88—2就处于以慢速运转的稳定状态。按照程序完成检查后

,地勤人员举起右臂。伸出一个手指,这就是让飞行员停止手动检验的信号。此时飞机自动检验程序开始,布雷仔

细地观察飞机鸭翼和前缘襟翼的动作绿色指示灯点亮,表示一切正常。现在地勤人员伸出两个手指,这表示飞行控

制系统正常。布雷把手放置在右边的操纵杆上,分别向四角打动操纵杆,检验其灵活性。下面轮到检验前起落轮的

方向性以及着陆钩和弹射装置的工作状态了。最后,飞行员还需要检查最小升力速度和弹射速度等参数。在弹射时

,这些速度将显示在平视显示器上,在出现问题时帮助飞行员做出决定。

  一切准备完毕。布雷无线电通报:“拉斯卡尔10号,准备出发!”

  布雷启动了“电子对抗子系统”。该系统中的一个预警器可以在战机被防空雷达锁定时预警飞行员,同时对其

进行识别和定位;另一个预警器提醒飞行员是否被敌机火控雷达或激光照射器捕获。这个子系统还装有无源红外传

感器,可探测对手发射导弹时的火焰。该系统与战机的数字式有源干扰器结合为一体,形成了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

。飞控官示意开始滑行,布雷加大油门,松开抽动器,“阵风”缓缓起动,慢慢滑行到弹射器附近。

  舰载机准确地停在弹射位置上。布雷将“阵风”前移十几厘米,同时降低机头的高度,以便把弹射钩连接到弹

射器上。引导员做完最后检查,离开了场地。布雷把注意力转移到弹射军官身止,后者举起绿旗,这是“最大油门

”的信号。发动机顿时像怪物般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战斗机停在原地,“激动”得颤抖,尾喷管排出的火焰吹到尾

气导流板上,灼热的废气弥漫到了甲板上空。

  在座舱里,布雷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屏幕,所有参数都正确。布雷向弹射军官示意,后者则把绿旗指向甲板,这

是给弹射器操作员的信号。弹射器操作员打开蒸汽进口。布雷感到战机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加速度把他紧紧地按在

弹射座椅里。两秒钟之内,“阵风”以超过时速230千米的速度被弹到空中。脱离弹射器,布雷开启了加力燃烧室

。发动机产生了15吨的总推力,战机速度迅速加大。同时也收回了起落架,“阵风”带着雷鸣般的噪声逐渐消失在

远方的海天。

  “阵风”劲吹“大黄蜂”两军激烈厮杀

  仅用了几分钟,布雷和他的僚机就爬升到了12000米的高空。两架战机以0.9马赫的速度划破冰冷的海空,全速

飞往战区。在这段时间,飞行员要准备武器系统、告警系统、敌我识别器。1分钟的准备之后,布雷下降至9000米

,这时要检验飞机尾部是否存在凝结尾迹。在外人看来,战机后面的白色尾迹充满了浪漫诗意,但它们却会使战机

暴露,从而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好在布雷今天没有看到。

  到达演习区域后,开始进行空中战斗巡逻:雷达要开机,同时在空中盘旋待机,以便探测任何可能的威胁。布

雷注视着平示显示器下面的雷达显示屏, “阵风”的相控阵雷达可以跟踪分布在不同高度的多个目标,即使敌方

进行垂直机动,也很难逃脱“阵风”的捕捉和“米卡”空空导弹的攻击。

  布雷打开自动驾驶仪,这样就可以更全神贯注于雷达搜索。此时,两个雷达回波出现在战区的边缘上。一直保

持联系的“鹰眼”预警机确认两架“敌机” 正高速度向战区中心飞去:目标高度7000米,速度0.9马赫。“电子对

抗子系统”确认它们就是美海军F—18“大黄蜂”舰载战斗机。

  对手摆出横队的防御战斗队形,双机间距3.8千米。按照商定的战术,僚机“狮子”迅速向海面俯冲,这样可

使“大黄蜂”的火控雷达瞬间脱锁。几秒钟后,“狮子”就会一个鹞子翻身,出现在敌机下方。法方的战术简单明

快,就是迫使美海航飞行员在两个目标之中进行选择,从而顾此失彼。当僚机进行机动时,布雷却盯着“电子对抗

系统”。该系统报告说僚机“狮子”被F一18的机载AN/APG一68雷达捕获了。布雷则要向上机动,以便把“敌机”

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现在“狮子”高度不足3000米,应该摆脱了对手的雷达跟踪,为了隐蔽自己,其雷达没有

开机,由“鹰眼”预警机负责引导。如果一切顺利,“狮子” 可以在20秒内从F一18的3点钟方向发起攻击。双座

的F—18D配有截击引导员,他们发现了“狮子”的机动动作,突然改变航向,冲向“狮子”。在这种情况下,“狮

子”决定跟踪敌机直至目视距离,而布雷则转身全速冲向美方僚机。

  “狮子”和F一18以2000多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追逐猛攻。透过头盔上的遮光罩,“狮子”确定对手的位置

在自己的上方。这可不妙,“狮子” 把“阵风”战机加力打开,几乎垂直上升,切向“大黄蜂”的内圈。“大黄

蜂”战斗机连忙做急转弯飞行,以便逃脱“阵风”舰载机的猛攻,战斗机的边条翼激起很大的阻力激波。然而F一

18操纵复杂,机动能力有限,而“狮子”握住右手的操纵杆,座椅的倾斜使他能够忍受惊人的重力加速度。“阵风

”成功切进了内圈,F 一18D正好横在“狮子”的正前方,Great!‘‘狮子”雷达锁定美方长机,模拟发射了“米

卡”中程雷达制导的空对空导弹。

  “米卡”空对空导弹的“发射后不管”能力使“狮子”可以立即攻击第二架F一18,不过角度太小无法发射导

弹。“狮子”猛地拉动操纵杆,做了个高 G横滚动作一下出现在猎物的后面。F—18企图急转弯,但无法摆脱“阵

风”的追击,“狮子”的嘴角不禁出现了一丝“狞笑”。而布雷早就用雷达捕捉到另一架 “大黄蜂”,但是美机

正在与“狮子”近距缠斗,导弹可能会打掉他的僚机。

  美国飞行员展开机翼,试图摆脱这种危险。两架“阵风”立即扑上去,紧紧咬住不放。借助“阵风”的优良机

动性,法海航飞行员毫不费力地跟随“大黄蜂”舰载机的机动动作。“大黄蜂”舰载机完全处于被动挨打、无还手

之力的窘境,美机只好被迫调转航向返回航空母舰去。

  “阵风”刮走“大黄蜂”凯旋“戴高乐”号

  “阵风”大获全胜,组成间距2千米的警戒编队返回“戴高乐”号核航母。

  在离“戴高乐”50千米处,“阵风”脱离了“鹰眼”舰载预警机的引导,与航母进行联系。布雷接通了航母的

信号,将收到的着舰信息输入计算机。很快,他就隐约看见了“戴高乐”号。在茫茫大海上.47J多吨的航母显得极

其渺小。现在才是最危险的时候。布雷和僚机组成机动编队队形,“狮子”在后面4点钟方向距长机150米。

  双机编队接近了“航母控制区域”。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由航母管理的直径为10千米,高度为1800米的“圆柱”

。战斗机就要按照到达的顺序,在 “圆柱”中逐渐盘旋下降,进入着舰,而且时速不能超过500千米。布雷发现两

架比他先到达的“超军旗”战斗机。“超军旗”战斗机机翼下沉,即将着舰。布雷摆动机翼,略微下降了高度,示

意僚机紧紧跟上。

  布雷转了个转使自己处于“戴高乐”舰艉2千米处,同时他把战机拉平并重新提高了速度。在其左下方,第一

架“超军旗”已经着舰。布雷保持在200米的高度掠过了航母,在飞过舰岛后15秒钟就轮到布雷着舰了。

  布雷保持300千米的时速,放下起落架,一边监视右屏幕上的故障画面,一边根据左屏幕上的“着舰”画面,

调整接舰的各种不同参数:包括速度、坡度、高度和迎角。距航母1海里多一点,布雷看了一眼高度表:180米。面

前的“戴高乐”号像一部推土机那样犁开大海,破浪前进。布雷目不转睛盯着着舰甲板,着舰助降器马上就要出现

了。自动着舰装置把飞机迎角保持在完美状态,平显的十字线与甲板瞄准线重叠在一

  起,飞控指令也能够尽善尽美地修正任何误差。甲板迅速接近,布雷把油门开到最大,飞机准确钩住了阻拦索

,战机安然停在了甲板上。布雷把飞机停放在舰桥前,关闭发动机,打开座舱罩。海风扑面而来,望着滑行的“狮

子”,布雷骄傲地竖起了大拇指。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30F3DT20071107080448.jpg[/IMG];
法国海军阵风M舰载机从美军航母上起飞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31F3DT20071107080451.jpg[/IMG];
美国海军F-18C大黄蜂战机空中编队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32F3DT20071107080453.jpg[/IMG];
法国海军阵风M舰载机降落在美军航母上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33F3DT20071107080456.jpg[/IMG];
美国海军F-18D大黄蜂战机起飞


[IMG]http://www.sinaimg.cn/jc/p/2007-11-07/U1335P27T1D470834F3DT20071107080458.jpg[/IMG];
美国海军F-18C大黄蜂战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法舰载机对抗演习:阵风优势战果击败大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