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J2009 2012-12-10 13:07
本周以逢高卖出为主
本周以逢高卖出为主
不久之前,有人看到1850点,他们是按水中倒影的简单并且绝对的方法来估算的,这种方法并不精准,因此这批人都不敢在1960点左右成交量低位时买入股票,并且越跌越不敢买票,目前被踏空了100多点,如果回调不敢买进,有可能要追高并承担失败的风险。在本来操作空间不大的情况下,100点不是一个小数字,因此当初我鼓励在1960点分批买入,现在就显得比较主动了。
现在大家最关心如何操作,如果不动有可能踏空,如果买入可能被脑震荡到亏损,那么,如何操作胜算比较大呢?
在讲清楚操作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前两周机构是如何动作的。在近两周,我们首先看有没有机构开始调仓,因为每轮行情来临时必然有蛛丝马迹可以看到机构资金的运作,我们看到这两周酒这以往比较稳定的板块开始大跌,表面看似乎是酒鬼酒的塑化剂造成的,其实不是的,酒鬼酒只不过起到下调催化剂的作用,酒行业产能过剩是业绩预期不再超涨的根本原因,抛了以后买什么的问题现在也有了结果,因为大盘经过半年调整以后,很多股票具有阶段底特征和进入低估值的阶段,这时候调仓是比较有利于大资金运作的,因此,我们近来看到在酒及几个大板块向下调整的同时,银行、保险板块越来越坚挺,并于上周开始带动大盘上涨。
那么,选择银行板块和房地产板块是否有利于中级行情的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目前这种阶段,由于权重股可以明显带动股指的作用,因此可以断绝空方继续做空的欲念,并由此引导空方转多,在目前场内资金比较紧缺的时候,空翻多是必要的一环,现在这个效果已经体现,我们看到空方主力在股指期货上大量地平仓。
那么,这种选择银行板块的缺陷有没有?风险是有的,我们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启动银行板块是非常耗费资金的,单独一个板块的冒进有可能在资金跟不上的时候起到相反作用,12月5日,银行板块成交114.8亿元,12月7日成交120.45亿元,平时它们只有二三十亿元的成交,现在它们均占当日成交金额非常大的比例,而历史数据显示这种高比例是不可延续的。如果银行板块接着冒进那么就等于是自杀了,因此接下来需要有其它板块接力以及银行板块盘整来延续这种上涨的动能。
有人说,2009年银行板块特别是浦发、招商和兴业银行不是启动后绝尘而去吗?当下有没有这种好事?我说做梦去吧,绝无可能。当年的流通股和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存量资金也不在一个当量级水平,银行业绩预期更相差十万八千里,更大的问题是银行系统随着GDP增速的递减,企业将有许多坏账要转嫁到银行,包括地方政府债务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那么银行系统的预期坏帐比公布的多得多,并且,据我分析今年的银行分红率将比往年降低,甚至有提前提坏账的可能,之所以主力打银行是因为反弹战役的需要或许还有年底重启IPO等其它目的。
大家想一想,至今为止股市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了没有?没有。既然没有,那么就只能把股市当作反弹来处理,机构资金更不会狂妄自大,他们只不过在风险较小的时候,估算赢面较大的时候做一把而已。因此,我们应该把自己当作机构这样去思想,说实话,只有把股指真正做到跌无可跌的时候(当然不是1949),才能一把起来赢足利润,然后在足够多的盈利保证下,大胆拼一把,把股指做到更高的层次去,现在还没有到这个地步。
为何没有到这一地步?因为目前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大多数股票仍然没有丝毫的投资价值。有些市场人士,把股指和高点去比较,说跌了多少了,然后说现在是遍地黄金的时候,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投资价值并不是由跌多少来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的基本面来决定的,因此巴菲特可以不需要看行情,他只要看企业报表和股价就行。
为何没到这一地步?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无风险收益率远高于市场的红利收益率。2008年底启动反转行情时,我记得去银行贷款时利率只要4%左右,而且贷款很容易,现在,你去银行问问看,一是利率高,二是贷款不易。受股市欺骗和压迫的老百姓已经觉醒了,他们在有渠道买到比通货膨胀率高的产品时是不会轻易到股市上来的。
官方不是说RQFII供不应求以及国外资金对A股在虎视眈眈吗?那么,我给大家算一笔帐就清楚这种说法是不是在误导大家。假如,我是美国或者日本的大资本家,有部分巨额的资产需要布局,比如10亿美金,假如,我有渠道能够把资金投入到中国国内,我是选择A股呢还是其它高收益产品?众所周知,大资金的投资讲究确定性,如果你和国内基金那样和他讲过去自己的基金有多少多少高的收益率,让其投基金,他只会嗤之以鼻,但是如果他获知有某一款产品有类似银行理财产品那样的低风险而且能够获得6%的年利率的话,他就会动心了,他可以把10亿美金放大到4倍杠杆(美国和日本借款利率接近于0),投到这样的产品上获得接近于20%的年回报率,而且是确定性的回报,他还有什么理由去投没有什么保障的A股呢?即使投A股也不会放大杠杆,因此所得利益有限。如果看重红利回报的话,他更没有理由投A股了,他可以去投H股啊。大家知道6%收益的低风险产品国内还是有的,因此在目前这种金融环境下A股是没有牛市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行情定性成反弹,既然是反弹,你就不要害怕踏空,因为行情不可能是一步登天的。比如当下的行情,我看有75%的几率要在本周回调,我们看到历史数据,在上证2080点到2130点这个区间的压力根本不是上证800亿成交额可以打上去的,如果直接去触碰,就相当于两军交战,空投弹药和粮食到对方的阵地,一定会受到空方主力的猛击。行情发动者比大家聪明得多,他们不是解放军,最后,他们要用大家的子弹去为他们打仗。但是,现在大家还很警觉,不会把子弹提供给他们,因此,行情发动者需要退一步,把最近抛售股票的人再次哄入市场,因此需要一次回调。现在清楚了,如果没有一次三四十点的回调就不要跟进。光有回调还不能一次性重仓,只能部分加入,因为你不知道是不是一定就有行情(就如之前那样),因此还需要再次放量冲过2060点,放量冲击时就可以重仓出击,后面就有可能有2到3个月的涨升期。在1960到2000点买入的交易者现在就处于主动有利的地步了,本周可以逢高派发了,把获取的利润当作保险,在股指回调三四十点后买入,并在放量冲高时加仓买入即可。
有媒体说上交所在考虑发行认沽权证,三年后行权,表面上看是能够压制新股的发行价,但是,我认为是乱中添乱,过去的权证已经证明二级市场参与者大多数是输家,是一种加速死亡的游戏,对于散户来讲尤其如此,大多数新股来一个权证那么必然因增加投机产品而分流资金,在未解决一个问题时新添了问题,上证所的所谓上市创新有可能是证券公司得利者的主意,必然伤害散户,我们坚决反对。
有更好的发行新股的方法可以采用为何不用?民间提出了很多建议,但管理层偏偏不予理睬。如果按上交所的做法,那么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券商,这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不要天真地以为有了权证就能解决问题,很多的暗箭照样会无情地伤到大家,其中还会出现更多的乱局。
看来,管理层不发新股是坐不住了,我们还是要防范这波行情的启动者是9月7日的资金性质,为了发新股而动就麻烦了。因此,我们在有望把此反弹看作春季行情第一战役时,还需睁大眼睛看有没有陷阱。
“顶”一下,我开心;“呸”一声,不介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