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kasa 2009-9-28 16:40
国民党军五大猛将,让共产党自叹拂如!!
[size=4]国民党军第一猛将——薛岳
纵观国军战史,我认为国民党军的第一大战将是薛岳。薛岳年幼崇拜岳飞,取名薛岳,年轻时曾和叶挺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的护卫营长;红军长征时期,薛岳指挥湘江战役,至使红军从8万人减少到3万人,后任追击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期间薛岳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万家岭战役,消灭一万多名日军,几乎全歼日军一个整师团;后指挥四次长沙会战,消灭日军20多万人,取得抗日战争期间消灭日军的最大战果,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表彰。
国民党军第二猛将——胡琏
胡琏谐称“狐狸”,是蒋介石五大主力之首十八军的骨干:整编第十一师师长。胡琏作风泼辣,性格骄悍,伟大领袖毛泽东评价胡琏“狡如狐,猛如虎”。
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中,整编第十一师在罗店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战死几千日军,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
一九四三年,整编第十一师镇守鄂西石牌,成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要塞,石牌保卫战日军付出七千多人的重大伤亡之后撤退,保住当时国民党陪都重庆。
1944年,作为嫡系主力,在不久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和74军联手作战,整个战役历时55天,击毙日军12400多人,击伤23300人。
鉴于整11师(18军)胡琏在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原战场(近百战斗,战果自明),引起了我军极大重视,毛泽东特发通告给华野,中野。中野不但对整编十一师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与之交战。能避则避。
1949年10月,第三野战军对金门发起进攻。苦战三天后,我英勇人民解放军九千健儿,血洒海疆。壮志未酬,魂魄不灭。重建的敌18军随胡琏12兵团参加了金门之战。金门战役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国民党第三猛将——陈明仁
陈明仁黄埔军校一期毕业,作风勇猛,性格倔强。黄埔学生军血战惠州,他第一个奋勇登城。战后,蒋介石亲令陈明仁立于城墙之上,接受全军的敬礼。
后陈明仁在军阀混战中屡立战功,1930年27岁任二十八旅少将旅长。抗日战争时期,陈明仁率部抗日。在九江会战中,参战的其它八个师均溃不成军,独陈部预二师完成了预定任务。次年春,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军奋战七天七夜,歼敌2000余,完成任务,1944年,陈明仁率七十一军进入滇西,滕冲一仗,歼敌4000余人,随后,他又指挥了围攻松山,出击龙陵,攻克回龙山等战役,每战皆捷,最后攻克日军的重要据点遮放,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完成中印两军胜利会师任务。由此,陈明仁被誉为“能战之将”。”
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枢纽四平,陈明仁大战林彪。他以2万守军对抗第四野战军10余万人围攻,孤军坚守四平四十多天,巷战十九个昼夜,后林彪放弃进攻,陈被蒋介石擢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
淮海战役前夕,刘恃、杜聿明三次面邀陈明仁到徐州担任兵团司令,胡宗南电请蒋介石派陈明仁去西北任职,白崇禧亦推荐陈明仁担任武汉警备司令。但是陈性格执拗,所以在国民党军界屡受排挤,和上司妒嫉。后陈明仁在湖南起义,55年获解放军上将军衔。
国民党军第四猛将——孙立人
孙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赴美留学于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军校,毕业,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后回国,任职于税警总团,。
1937年,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
1941年底,蒋介石将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由孙立人为首任师长,立即奉派赶抵缅甸八莫,解救被日军包围的英军,经过苦战,孙部以不满1000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已的敌军,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曾轰动全球,使孙立人举世闻名。英皇特授予他帝国英雄勋章,美国政府也为他颁授了丰功勋章。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向缅北大举反攻,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攻势厉。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孙立人命令参谋一律就地枪毙凡是到过中国的日军俘虏,因迭克强敌屡建战功,当时的国际舆论际赞誉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
1950年蒋介石在台北任命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在陆军总司令任内,得罪了蒋经国这位“当朝太子”。之后,台湾当局调查“孙立人案件”。事件后,孙立人开始了长达33年的幽禁生活,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被软禁时间仅次于张学良的人。
国民党军第五猛将——王耀武
王耀武,蒋介石王牌部队第74军主将。
黄埔三期毕业,在第四次“围剿”战中率部孤军死守宜黄24天,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升任旅长。
1934年率部与红军北上先遣队激战,将其主力击散,红19师师长寻淮洲阵亡,红2师师长胡天陶被俘,后我军先驱方志敏被叛徒出卖被捕。
1937年由王耀武第51师合编而成第74军,74军不久参加淞沪会战,51师浴血奋战,表现出色。
经过补充74军先后参加徐州、兰封会战,在兰封会战中74军重创日军第2师团。
38年万家岭战役,74军作为核心主力,攻克张古山高地,给日军重大杀伤,次役首创歼灭日军几乎一个完整师团的佳绩,74军攻得上守得住,居功至伟。
1939年王耀武升任军长,参加南昌会战,所部攻克祥符关,重创日军。
41年参加上高会战,王耀武指挥预备队先后发起7次冲锋,与敌人进行7次肉搏,毙敌2000余人,为实施友军对敌人的包围,争取了时间。此役歼敌16000,缴获骏马2800匹,击毙日军中将、少将各一名,被誉为抗日铁军。何应钦称之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随后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激战于赣北重镇高安,拦截了向长沙进犯的两个师团的日军,有力地配合了长沙会战的主战场.
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2年王耀武率部参加浙赣会战中,在衢州、江山一带与日军展开激战,延缓了日军西犯的企图。
1943年参加鄂西战役中,七十四军经石门对湘北松滋县敌人侧背攻击,并截断敌人之交通,此次会战结束后,王耀武升任第二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仍兼七十四军军长。
同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会战。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57师固守常德18天,全师仅余数百人。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常德血战一时被广为传颂。
1944年2月,蒋介石提升王耀武为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九、一OO军。45年王耀武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几乎全歼日军116师团,消灭日军3万左右,荣获两面“飞虎旗”。
王耀武为主将的74军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几乎是无役不予,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国军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size]
===================================================================
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掌握着全国大部分的军事武装,在几百万的军队里,出几大猛将,也在常理之中。国军的五大猛将中,只有孙立人非嫡系,与其他四将统帅国军精锐、装备最先进武器相比,孙立人所统军队为杂牌,且武器装备属中等。这样的杂牌军队、劣势的武器装备,在抗日战场能够打出军人的气势、水平,打出中国军队的作风,鼓舞全国全军士气,是非常不容易的。孙立人将军在指挥才能这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四位。
国民党的五大猛将,也是从基层士兵、军官干起,一步步走到军队统帅的位置,他们的经历和磨练都不可否认,也是要值得尊敬的。但是在思想认识领域,就不能说他们有多高觉悟了。能否认识到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本质、能否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能否在认识到背离人民时幡然醒悟,是衡量这五大猛将的标准。薛岳、胡链、孙立人在解放大潮中,始终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为蒋介石独裁统治服务,最终兵败逃到台湾。王耀武与三人一样,只是在1948年济南战役后,化装潜逃时被俘;被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期,不思悔改,通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幡然醒悟,于59年被特赦,之后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回到人民立场上。陈明仁虽有反共反人民的举动,他打的“四平之战”也是林彪心口上一道疤,但他能够觉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与程潜在湖南起义,投归人民行列,并授予解放军上将军衔,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民党五大猛将令共产党自叹拂如”,这句话说的不是很严谨。如果双方在同等军事条件下,共产党军队的作战实力肯定要强于国民党军队及五大猛将。国民党军队人数多、武器装备好等等先天条件上的优势,拿来跟军事装备等处于劣势的共产党军队比较,两者不具可比性!到了解放军后期,装备、军队人数接近平衡时,才能够通过比较见出高低。
[[i] 本帖最后由 kakasa 于 2009-9-29 11:14 编辑 [/i]]
rjzdscs2009 2009-9-28 17:10
国民党部队中的确有一些功勋卓著的将军,同样是我中华民族的精英,在这里不应以党派来区分。成败论英雄,可能他们的赫赫战功在当代被提及的比较少,但是随着国共两党的再一步走近,越来越多他们的事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其实那个时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共产党虽然在抗日战争的主力战场上发挥的作用不如国民党大,但是由他们的艰苦条件所限,在后来的国共内战中,共产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将领指挥丝毫不逊于国民党,楼主所说的自叹弗如就太夸张了。
zyb19870307 2009-9-28 21:21
我想知道王耀武在国共内战当中的表现如何,希望楼主下次补充!
lyaoeiuv 2009-9-28 21:23
如果按楼主的说法,我感觉黄伯韬、李弥、邱清泉等都可以入选。
Tyue 2009-9-28 21:59
同是中华好儿女,何必分国共.
只是一个信仰问题,都是爱国的赤子啊.
不过那个金门会战,有资料说国方的指挥是原日军中将,后任民国军事的谁谁.
youshixiangqiu 2009-9-28 21:59
打仗取胜关键还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国民党打了胜仗也并不能说明让共产党自叹佛如。
card 2009-9-28 22:13
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全军覆没,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俘虏了。。。
geofree 2009-9-28 22:18
楼主说的仅仅只是这5人的本领让人自叹弗如罢了,又没说全部的将领都是这样啊。但是每个时代都会有英雄,不是你就是他而已
wxm910328 2009-9-28 22:40
将领是好将领,可惜摊上了个老蒋,再好的将领也白搭
card 2009-9-29 00:02
薛岳在1947年莱芜战役后被免职,从此消失在内战战场。
胡链在淮海战役关键时刻不在战场上,导致黄维兵团被全歼。
陈明仁在坚守四平成功后,不久被解职,调到总统府当参军。
孙立人在东北战场上打到了哈尔滨城下时被调职。
王耀武在济南战役中被俘。
除了胡链,其余四人的失败,都是陈诚总参谋长出了大力的。
当然,这和委员长的英明领导是分不开的。
lcsishow 2009-9-29 00:08
我也只知道里面的孙立人呵呵 应该是孙立人解救了盟军所以记的比较清楚!!!
mmixh 2009-10-1 21:40
英雄也有落难的时候,解放战争的时候,王耀武在济南落魄了,失败!
robinbin 2009-10-1 21:42
国民党在对抗日军的正面战场上还是有十分突出的贡献的,将领对于打打仗的经验与战术客观上来说gcd还是没有人能比得上
alex51 2009-10-1 21:44
国名党的将领也不是等闲之辈 只是人民的力量太大了 只好落败
jkljkk 2009-10-1 22:17
读后感有二:一,事实胜于雄辩,五虎将如此厉害,为何老蒋兵败如山,仓惶逃窜。二,虽不以胜败论英雄,但输得如此整齐,有些蹊跷。我想原因有二:与我军交锋才是大考,过不了此关,说明原来浪得虚名。二,许是政治太过黑暗,为老蒋卖命不知为何要战,自然难以祭出气势之法宝,未战先输。
qhtianyi 2009-10-1 22:34
这切所谓的猛将,其战功主要是打日本人,跟共产党打胜面就小很多了。
ahhq 2009-10-1 22:53
这几个人我曾都专门查过,很是精彩,王还是孙的领导吧!
楼主对金门一战写的很萎婉,“小叶”此败痛恨余生啊!